本篇文章1082字,读完约3分钟
肯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新年伊始,武汉暴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席卷全国,人民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有一次,武汉至湖北铁路被切断,实行了许多“城市封锁”,全国各地医务人员奔赴前线,打响了疫情防控攻防战和人民生命保卫战。 文化界也积极行动,鼓舞人们,声援战斗在第一线的医务人员,为人们提供在线精神食粮。
“人民安康才是最好的‘票房’,”原计划的春节档电影全部被撤下,电影人在损失背后受到观众好评。 道路被封闭了,不能出去。 原本打算带孩子去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年长父母们很担心,但他们很快就会发现,可以在线观看展览。 因疫情推迟返校的大学生们,发现可以在家利用中国国家图书馆、维普信息中文期刊等平台上的学术资源的文艺演出和节目收录陆续中断,为人民健康让路……闭馆不是“关门”,“中止”也是“中止” 在威力巨大的新冠灾祸面前,文化艺术界发生了“做与做”。 在停止在线活动的基础上,设法增加在线文化资源的供给,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丰富市民在家期间的文化生活。
光有这些是不够的! 在白衣天使与病魔战斗的战场之外,文艺战线的瘟疫阻挡战也悄然打响。
文艺总是“感到哀乐,起因于事”。 抗击疫情、在一线逆行者的故事、“封城”期间湖北同胞们的生活、病毒肆虐期间科学家们的艰苦工作,为什么不感动文艺工作者们呢? 于是,这个早春,我们在电视和手机上发现,喜欢的节目变少了,努力打起精神的歌也变多了。 胸怀大志的节目变少了,歌颂英雄的诗篇也变多了。 无论是封城日记、一线见闻、诗词朗诵、歌曲mv、莲花凋谢、京韵大鼓、快板等民间文艺作品,都把目光聚焦在抗击疫情的最大目标上,文艺工作者们与全国人民一起,共情,全力应战一线,新编!
让我们看看这些歌的名字。 让我们来看看《同胞兄弟》《staywithyou》《生命线上的守护者》《鼓起勇气》这些诗的名字。 让我们来看看《站在意志的背后,战胜》《生命逆行者——声援湖北医疗队》《请让我所有的血都被疫苗折磨》这些漫画的名字。 “必胜——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自身隔离不传染”……在疫情困在街上的日子里,他们像一串光驱一样走在人们心中的恐惧和担忧,迎接战胜疫情的勇气和信心。
无论是2003年非典疫情还是2008年汶川地震,在中华民族遭遇自然灾害和疫情蔓延的特殊时期,我们总是听到孜孜不倦、温暖人心的歌谣,看到普及知识的漫画、鼓舞士气的书法。
在病毒面前,文艺作品是匕首,是掷枪、刺入恶魔的剑; 在同胞面前,它们是堡垒、长城、是汇聚人心的粘合剂。 声援笔杆子,全国文化文艺工作者们已经在侧面战场打响了抗击疫情的文艺战“瘟疫”。 (张鹏禹)
:肖蓉